李叔同

止语,是上等智慧;止心,是上等修行

弘一法师(1880-1942),俗名李叔同,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传奇人物。他的一生经历了从风流才子到一代高僧的深刻转变,这一转变过程本身就蕴含着对现代人极具启发意义的人生智慧。李叔同出生于天津望族桐达李家,5岁失父,在家族严格的教育环境中成长。他天资聪颖,13

弘一法师 修行 李叔同 许幻园 止语 2025-10-07 06:17  2

一个人最顶级的福报,就一个字

人生在世,人人都渴望福报,有人求荣华富贵,有人盼名扬四海。然而走过半生才渐渐明白,真正的福气并不在繁华喧嚣处,而藏于一个“无”字之中。人生的下半场,比的不是拥有多少,而是能放下多少。身体无病、内心无争、眼中无执,这三样看似空无的东西,恰恰是生命中最珍贵的馈赠。

康宁 钱钟书 福报 季羡林 李叔同 2025-10-05 05:54  2

全国首个戏剧盲盒演艺《偶遇世界·因为刺桐》国庆开演

《偶遇世界·因为刺桐》首创“戏剧盲盒”的观演模式,精心打造七部风格迥异的原创驻场剧目,涵盖古装侦探剧、杂技剧、先锋话剧、音乐剧、荒诞戏剧等多种类型,于六大特色演艺空间同步上演。观众入场前,无法获悉即将邂逅哪一部剧目,直到灯光亮起,盲盒才悄然开启。这种神秘感将大

演艺 戏剧 马可波罗 国庆 李叔同 2025-10-02 11:50  2

弘一大师:惜食惜花见高格

自古以来,文人墨客多有雅趣与偏好,正所谓“花开千朵,各表一枝”,亦有名士组织雅集,或撰成书册。譬如在饮食方面,宋代泉州人林洪撰《山家清供》,清代杭州人袁枚著《随园食单》;在审美方面,宋代文人总结的焚香、点茶、挂画、插花四大雅事,至今仍被奉为风雅之举。

惜花 高格 李叔同 弘一大师 虎跑寺 2025-09-05 17:30  3

再怎么善良,也不要轻易背负别人的因果

《菜根谭》有言:“恩宜自淡而浓,先浓后淡者,人忘其惠;威宜自严而宽,先宽后严者,人怨其酷。”善良从来都是世间最珍贵的品格,但这份善意若没了边界,便会沦为滋养惰性的温床,甚至成为捆绑自我的枷锁。真正通透的善良,从不是无底线地包揽与承担。而是懂得:每个人的人生都有

范仲淹 南怀瑾 李叔同 义庄 马谡 2025-09-22 09:20  5

逝于1975年,迄今无平替

李叔同去世后,学生丰子恺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:像弘一法师那样十分像“人”的人,古往今来,实在少有。随后,丰子恺自我反思道:我自己,也是一个心想做到十分,而实际上做得没有几分像“人”的人。做人就要十分像人,这是他对于人的最高评价。他很惭愧,自己不如老师一样能做到“

李叔同 丰子恺 盛兴 青岛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5-09-16 12:26  4

丰子恺离世半世纪,为何世人仍念他?他把同情心画进画里活出真我

这些小事展现了他真实自然的性格,巴金曾说他有“一颗没沾过灰的孩子心”,而丰子恺自己曾用“十分像人”来形容恩师李叔同——这句话用在他自己身上也同样合适。五十年后我们依然怀念他,或许正是因为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,我们越发渴望他那样简单真实的品格。

护生 李叔同 同情心 半世纪 丰子恺 2025-09-16 13:20  2